当央视镜头对准成飞生产线的那一刻网上股票配资平台,全球都惊了,我国歼 20 的年产量已达 200 架,远超国际媒体此前预估的 100 架。数据背后,是中航工业的突飞猛进,更是我国空中力量从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身。
走进成飞的生产车间,5 条生产线火力全开,每 8 天就有一架歼 20 完成总装、滑出厂房。这样的速度,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。那时,我们还在为第三代战机的量产攻关,现在,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第四代隐身战机,正以下饺子般的速度列装我国空军。
目前,歼20已列装14 个空军旅,按照每个旅满编36架计算,仅一线作战部队就已配备504架。再加上负责训练、试验的特殊部队,我国歼20的现有保有量,已突破550架。照这个速度,到2027年,将轻松突破 1000 架,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隐身战机群。
F22战机早已停产多年,总产量不足200架,还因维护成本高昂、零件短缺等问题,实际可升空作战的数量常年低于150架。更关键的是,歼20在性能上早已实现弯道超车。新型的隐身涂层,雷达反射面积比F22 更小。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更远,能同时跟踪几十个目标。配合国产涡扇发动机,航程比F22多出近500 公里,真正实现了攻防兼备。
从2011 年首飞时的万众期待,到如今 14 个旅列装的从容自信,歼 20 的成长轨迹,正是中国国防工业的崛起缩影。上世纪 90 年代,美国F22首飞时,我们的主力战机还是歼8,两者差距堪比代差。那时,谁能想到短短二十多年后,我国能造出比 F22更先进的隐身战机,且数量能达到对方的5倍之多?
这背后,是无数航空人的日夜攻关。1000 架歼 20 的意义,远不止于数字。它意味着中国空军已建立起覆盖全国、辐射周边的隐身作战网络,意味着我们有能力在任何时候捍卫国家领空主权,更意味着我国在尖端装备领域,彻底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困境,真正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。
高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